男女大不同:為何女生容易焦慮,男生容易衝動? Post published:2019 年 9 月 16 日 不曉得大家是否同意這樣的刻板印象,但歷來的流行病學調查都顯示女生比男生高出40%的風險罹患焦慮跟憂鬱症,女生們可能會覺得上天怎麼這麼不公平,但是如果提到藥酒癮跟病態性賭博,男生可就多出女生一大截,問題是,為何如此?1,2我們的大腦因應不同的情境做出判斷跟回應,而除了理性思考外,推動大腦的兩大要素就是記憶(經驗)跟情緒(好惡),在平常狀態下我們的情緒有一個大致穩定的“調性”,就像鋼琴的弦一樣,有人緊張一點,有人鬆一點,而部分原因是因為負責分解多巴胺跟正腎上腺素的主要酵素COMT,因為基因變異的關係有人快一些,有人慢一些。 那為何女生比較容易緊張跟罹患焦慮症?因為COMT基因的表現受性荷爾蒙調節,睪固酮會增加它的表現,而雌激素則是降低,換言之,女生因為體內有較多的雌激素跟較少的睪固酮,整體而言COMT作用的速度就比男生慢,這就是為何女生“消化情緒”需要比較多一點的時間。所以大家應該可以想像,如果基因本身就有變異,再加上雌激素的壓抑,多巴胺跟正腎上腺素肯定爆表,不焦慮也難,特別是反覆處在壓力的情境下。反過來,男生有較多的睪固酮跟較低的雌激素,所以男生的COMT運作的比較快,這使得男生多巴胺跟正腎上腺素比較少,所以男生會比較喜歡尋求刺激,因為刺激可以帶來多巴胺跟正腎上腺素的狂飆。 退一步來想,演化為何要這樣安排?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女生跟男生的生殖成本有著巨大的差異。雖然男女的目標都是要讓基因傳遞最大化,也就是有最多的後代,但男生跟女生的策略卻有很大的差別,男生要做的就是盡可能讓越多的女生受孕越好,至於照顧小孩這檔事可以丟給女生,所以當男生睪固酮一方面刺激性慾,一方面加速分解多巴胺跟正腎上腺素,他就忍不住在外尋找新鮮事物來讓自己感到興奮,或也可反過來想,就是因為先天多巴胺少,所以要去做可以推升多巴胺製造的事情。只是這個刺激不一定是性,有可能是毒品、賭博等高風險的行為,因為風險越大,刺激越大,多巴胺就分泌越多,也因此越容易成癮。 女生不能像男生一樣,可以在一夜風流後拍拍屁股走人,因為那之後不只要捱過十個月的受孕期,還有漫長的哺育期要面對,為了確保自己的小孩能順利長大,如此才能將基因傳遞下去,女生大腦的設定必須跟男生不同,女生必須“小心翼翼”,不管是照顧小孩或者注意老公有沒有外遇,如此才能確保自己跟小孩有足夠的資源可以活下來,只是當這個有用的設定過了頭就變成極端的不安全感跟緊張兮兮。男女確實是大不同,不只是外顯的性徵,更重要的差別其實在大腦 。 除了憂鬱焦慮症,經前症候群、產後憂鬱、更年期的情緒症狀也都跟此有關,畢竟這些都是出現在荷爾蒙劇烈變化的時候。在下一篇文章,我們要來探討“雌激素優勢”,一個現代女性常常出現卻不自知的情況,以及它為何會讓女生有經前不悅、焦慮易怒、月經不規則、乳房囊腫、子宮肌瘤、甲狀腺功能低下、水腫等症狀,更重要的,現代醫學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文獻參考 McLean, C. P., Asnaani, A., Litz, B. T. & Hofmann, S. G. Gender differences in anxiety disorders: prevalence, course of illness, comorbidity and burden of illness. J. Psychiatr. Res. 45, 1027–1035 (2011).Becker, J. B. & Hu, M. Sex differences in drug abuse. Front. Neuroendocrinol. 29, 36–47 (2008).Schendzielorz, N., Rysa, A., Reenila, I., Raasmaja, A. & Mannisto, P. T. Complex estrogenic regulation of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COMT) in rats. J. Physiol. Pharmacol. 62, 483–490 (2011).Purves-Tyson, T. D. et al. Testosterone Induces Molecular Changes in Dopamine Signaling Pathway Molecules in the Adolescent Male Rat Nigrostriatal Pathway. PLoS One 9, e91151 (2014). Read more articles Previous Post什麼是功能醫學? Next Post靜脈雷射ILIB You Might Also Like “偏食”比高糖飲食更可怕 2019 年 9 月 16 日 與越野跑者分享的營養小知識(一)賽前如何攝取營養︱營養師 許睿涵 2020 年 7 月 11 日 筋肉爸爸-康復日記(一) 2020 年 1 月 20 日